疫情下,上海寫字樓值不值得“抄底”?
發布時間:2022-02-05 點擊:518
作為經濟中心,上海寫字樓市場具有很高的價值,雖然去年上海寫字樓空置率曾到達過18%,但大宗交易卻盛行,很多外資企業都開始投資上海寫字樓市場,說明上海寫字樓還有投資價值,未來前景可期,那么在今年疫情下,寫字樓價值有所下跌的情況下,是否有抄底的必要呢?
一季度,甲級寫字樓供應“歸零”,預計年內新增供應新供應約120萬平方米,比去年末的預測量縮減35%。(第一太平戴維斯)一季度,上海僅兩個甲級寫字樓項目完工。(戴德梁行)一季度,上海寫字樓租賃放緩,主力需求具有韌性,tmt、醫療及生命科學等行業需求穩健。(世邦魏理仕《2020年第一季度上海房地產市場回顧與展望》)
3月20日,5家全球知名金融機構同時舉行中國項目“云開業”儀式,落戶陸家嘴金融城;4月29日,1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意向項目在浦東集中簽約……通過多家機構的分析,以及目前的成交情況,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一致的結論——上海的寫字樓需求有韌性,但今年供應量縮減。
“抄底”上海寫字樓,如今正是好時機
“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。”
雖然2020年的“壞年景”甚至將會延續影響到2021年的寫字樓市場,但隨著國內經濟的逐步復蘇,寫字樓租賃活動也已開始恢復,而待全球疫情結束后,健康、醫療、it及物流行業的需求將被看好。
尤其是在經歷了疫情后,寫字樓測溫、通風、定時消毒等防疫措施,以及期間與房地產科技的結合運用,企業將愈加重視樓宇健康和安全,高品質樓宇將獲得更多的關注。
政府發布30條具體措施,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。在2020年,上海向外國金融機構全面開放證券、基金管理和期貨業務,摩根大通證券(中國)有限公司、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、羅素投資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就是第一批入滬金融公司。
可見,無論是借機“疫情”快速發展的健康、醫療、it等行業,還是上海作為金融重鎮支撐的金融行業,都將在未來三年有集中的需求出現。
可以說,上海寫字樓市場的韌性很強,企業投資上海寫字樓依然有不錯的回報,而寫字樓投資的關鍵在于投資哪個項目。而作為寫字樓業主,當下也可以尋求買方將寫字樓出手,將固定資產變現,來度過危機。
來源:時時企聞網觀